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物距 |
60 |
50 |
35 |
30 |
20 |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2 |
像距 |
12 |
12.5 |
14 |
15 |
20 |
21.1 |
22.5 |
24.3 |
26.7 |
30 |
35 |
60 |
(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
(2)当 时,像距 应该在 (选填“ ”、“ ”、“ “、“ ”或“ ” 范围内;当 时,光屏上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此时,用遮光板遮住 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 (选填“变暗”“缩小”或“不完整”)。
(3) 光源的高度 ,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 与物距 的数据,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与 的关系图象。
.在观察 “水的沸腾”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温度/℃ |
90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 |
(1)请你在坐标纸上描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2)从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3)经调查得知该地的海拔为260m,气压比标准大气压略低,请你猜想水的沸点与气压
.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把两个烧杯放在同一个房间中,过一段时间后称量两个烧杯中水和酒精的质量。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猜想(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猜想C。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方法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用不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音叉,听声音的响度。实验中小明为了观察音叉的振幅大小,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音叉,通过观察它弹开的幅度,来显示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法。问题:
①请你用上述转换法设计一个实验显示发声体在振动。
②小明在进行上述实验时,还要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__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或“虚”)像。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利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电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2Ω 1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步骤如下:
(1).连接电路。在甲图上补画一根导线,使得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2).连好电路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应先将滑片P移至(填“左”或“右”)端,再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2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3).调节滑片,当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4).继续调节滑片,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值分别为6.5V、0.52A,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亮度 |
功率/W |
1 |
4.2 |
偏暗 |
||
2 |
6.0 |
正常 |
||
3 |
6.5 |
0.52 |
偏亮 |
3.38 |
请你填全上表空格中的数据,再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得到的结论是(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