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1 6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 135 kg ,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 100 c m 2 ,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Pa (地球上 g 10 N / kg )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平衡力的辨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在旅行途中,发现大货车的轮子很宽大,看到某段道路旁有如图所示的限速标志,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大货车轮子宽大的原因,并从能量的角度解释限速行驶的原因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AO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图为某蓄水池的模拟原理图, A 池中的液面高度 h 1 = 10 cm ,池底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下的活塞通过连杆与杠杆 OC 相连,活塞横截面积

S 1 = 1 . 2 × 10 - 2 m 2 .杠杆可绕 O 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中空且内有配重的圆柱形浮子浸入 B 池中, DO 是杠杆总长的 1 3 ,杠杆对浮子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原设计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 h 2 = 5 cm ,活塞恰能堵住出水口。但在使用时发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一小段距离时,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浸入水深 h 3 = 8 cm 。若将浮子的配重减少,△ G = 2 . 6 N ,杠杆变为水平且活塞恰能堵住出水口。出水口面积略小于 S 1 ,计算时可认为相等,水的密度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活塞与连杆自重、杠杆自重及所受浮力、两池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均不计。 )

求:

(1) A 池池底水深为 h 1 处所受压强;

(2)活塞恰能堵住出水口时连杆对杠杆压力的大小;

(3) B 池中浮子的横截面积 S 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24 V ,电阻 R 2 = 20 Ω ,电压表的量程为 0 ~ 15 V .闭合 S 后,调节滑片 P 使电压表示数为 8 V

(1)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

(2) R 1 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3)撤去图甲中的 R 1 R 2 ,现有定值电阻 R 3 = 10 Ω ,两个滑动变阻器 R 4 R 5 (最大阻值分别为 20 Ω 50 Ω ) ,请将 R 4 R 5 其中之一和 R 3 填入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要求:

①闭合 S ,自由移动滑片 P 时电压表安全工作且示数不为零, R 3 两端电压有最大的变化范围。

②按要求完成图乙的电路图。

②求 R 3 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