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所示的电路图,既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下称前者),又可以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下称后者)。
(1)两个实验都需要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前者的作用是 ;后者的作用是 。
(2)两个实验都需要测出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前者的目的是 ;后者的目的是 。
(3)某同学按该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分析指出故障的原因。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分析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阳阳同学已连接好如图所示的部分电路。
(1)在阳阳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2)连接好电路后,把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二表有示数。判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怎样操作确认这一判断: ,
(3)阳阳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该把滑片向 (填“A”或“B”)移动。
(4)实验中阳阳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5)他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液体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2)某同学在称量前,调节托盘太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①记录的实验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②实验中,在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
物距 |
像距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
第一次 |
12.0 |
12.0 |
等大 |
第二次 |
15.0 |
15..0 |
等大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调.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