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
滑轮 材质 |
钩码重 |
提升的高 度 |
有用功
|
拉力
|
绳端移动 的距离 |
总功
|
机械效率。 |
1 |
铝 |
1 |
0.1 |
0.1 |
0.6 |
0.3 |
0.18 |
|
2 |
铝 |
2 |
0.1 |
0.2 |
1.0 |
0.3 |
0.3 |
|
3 |
铝 |
2 |
0.2 |
0.4 |
1.0 |
0.6 |
0.6 |
|
4 |
塑料 |
2 |
0.2 |
0.4 |
0.8 |
0.6 |
0.48 |
|
5 |
塑料 |
2 |
0.2 |
0.4 |
2.1 |
0.2 |
0.42 |
|
①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
②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③比较 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
④第5次实验室利用了图 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 。
⑤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 的物体用 的拉力迅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可见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小明利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3)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焦耳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
、欧姆定律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松紧程度一致。则: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 ;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 ;
(4)他们还可以选择 进行 的研究。
(1)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测量结果是________cm。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光斑位置,方便比较__ ____(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___ ___.(只要指出一处即可),要完成探究应选择 两图
(3)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4)丁图中C点为实验(C)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B、D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
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使 ,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一段时间过后,蜡烛燃烧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在成在光屏中央,则可以将凸透镜向 移动。
(3)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后,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4)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 方法与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方法相接近。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 和 。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同时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