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购买了一捆长度为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源:(电压为 ,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 ”或“ ” ,闭合开关 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填“ ”或“ ” 。
(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4)导线实际长度为 (保留1位小数)。
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________cm.
(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_______(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___________(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基本不变”)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三列中.
同学 |
甲 |
乙 |
丙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l(米)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0.8 |
1.0 |
1.2 |
m(克) |
30 |
40 |
50 |
30 |
30 |
30 |
30 |
40 |
50 |
θ(度) |
4 |
4 |
4 |
3 |
4 |
5 |
4 |
4 |
3 |
30T(秒)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54 |
60 |
66 |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用的时间,目的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下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个错误。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材料 |
琴弦长度/cm |
琴弦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和,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