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步骤 |
台式测力计示数 |
金属盒重力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
① |
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
4.8 |
4.8 |
1.9 |
② |
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的实验 |
3.2 |
4.8 |
1.2 |
③ |
氢气球仍系在金属盒上,往金属盒加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 ,再重复步骤步骤①的实验 |
4.8 |
6.4 |
1.9 |
(1)此实验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 (选填“间接地”或“直接地” 测出摩擦力大小;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选填“金属盒对纸的压力”或“金属盒的重力” ;
(3)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 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4)要分析摩擦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5)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说法中不是其优点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
.测力计位置和示数较稳定
.拉动白纸时所用拉力较小,能省力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
|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
|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
|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烧杯、大水槽、量筒、水、滴管、记号笔、细线等器材测量一块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放入烧杯中,使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
(2)用量筒测出________的体积为V1;
(3)将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V2;
(5)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小明利用简易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小玻璃杯、大口径量筒、水
实验步骤:
①在大口径量筒内倒入适量水,如图甲所示;
②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乙所示;
③将石块轻轻放入小玻璃杯中,小玻璃杯仍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
④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用细线拴住,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丁所示.
求:(g取10N/kg)
(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广西南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ρ/(g·c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浮力F浮/N |
| 1 |
0.8 |
50 |
0.70 |
0.30 |
0.40 |
| 2 |
1.0 |
50 |
0.70 |
0.20 |
0.50 |
| 3 |
1.2 |
50 |
0.70 |
0.10 |
0.60 |
| 4 |
1.0 |
60 |
0.84 |
0.24 |
0.60 |
| 5 |
1.0 |
70 |
0.98 |
① |
0.70 |
(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分析对比第1、2和3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分析对比第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________与________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