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柯在拓展课上,设计了图甲电路,用来直接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1)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   A .此时1、2两点间的电阻为 0 Ω ,则在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上标 0 Ω

(2)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把待测电阻 R x 接入1、2两点之间,此时电流表读数为 0 . 1 A ,则 R x 的阻值是   Ω ,然后在电流表的 0 . 1 A 刻度处标上相应的阻值。依此方法,在电流表的刻度上一一标上相应的阻值,这样就可以用此电流表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3)干电池用久了电压会变小,此时再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指针就不能对准 0 Ω 刻度线。要使指针重新对准 0 Ω 刻度线,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填字母)端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路的动态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惯,刚包好的饺子,为什么放入水中会下沉,而过一会儿饺子会浮起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1)断开开关 S 3 ,闭合开关 S 1 S 2 ,移动滑动阻器滑片 P ,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C  (填符号)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R 断路 C R 短路

(2)故障排除后断开开关 S 3 ,闭合开 S 1 S 2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乙所示图象。由图象可知定值电阻 R =    Ω

(3)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多个 R 的阻值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4)断开开关 S 2 ,闭合开关 S 1 S 3 ,通过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 L 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若灯 L 的额定电压为 2 . 0 V ,则它的额定功率为   W

(5)由图丙可看出灯丝的 U - I 图象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 l (摆长) /

小球质

/

摆动幅

/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 /

小球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 /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

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到达金属块 B 之后,  (选填“红”或“绿” ) 灯亮;当绿灯亮时电磁铁  (选填“有”或“无” ) 磁性。

如图所示, F 为凸透镜 L 的焦点, OO '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 AB 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 MN 和主光轴 OO ' 45 ° ,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