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 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小宇画出了“温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在第 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30cm刻线处,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一个合适的 眼镜,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
如图所示,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将导线ab、灵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成闭合电路,让导线ab在磁场中 (选填"上下"或"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就是 现象。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把 能转化为电能。
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1)电路中有一根线未连接,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阻值最 的位置。
(3)实验中要控制 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 。
(4)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记录如表:
序号 |
||
1 |
1.4 |
0.14 |
2 |
2.2 |
0.22 |
3 |
2.8 |
表中空白处的电流值如图乙所示,该值为 。
(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电阻一定时, 。
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甲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如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 |
组件 |
|
|
物质 |
组件 |
|
|
铝 |
|
2.7 |
1 |
铜 |
|
8.9 |
1 |
|
21.6 |
8 |
|
71.2 |
8 |
||
|
27 |
10 |
|
89 |
10 |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 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 图。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 。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 ,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 。
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华正确连接电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图(a)、(b)所示。
小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伏) |
电流表示数(安) |
1 |
1.4 |
0.30 |
2 |
… |
… |
3 |
… |
… |
①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
②小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表示数变化范围较小。然后他调整了电表的接入位置重新实验:
(a)根据图中电表的示数等信息判断,在闭合电键时能否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并简述理由。
(b)根据小华重新实验中所记录的一组数据(见表),计算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精确到0.1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