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半径为 3 cm 、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 A 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其重力为   N ,他用手竖直向上轻轻托起小球,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  

(2)他又将小球 A 缓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小球受浮力作用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  ,当小球顶部距水面 7 cm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 . 9 N ,如图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3)为进一步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小明自制了薄壁实验箱,左右分别是柱形箱 B C B 箱下部有一圆孔与 C 箱相通,他将上下表面是橡皮膜的透明空心立方体 M 放在圆孔上紧密接触,并向 B 箱中加入适量的水使 M 浸没且沉在箱底,如图丙。现往 C 箱加水至与 M 下表面相平时, M 下表面橡皮膜  (选填“受到”或“不受” ) 水的压力作用;继续向 C 箱中加水至 M 上下表面橡皮膜形变程度相同时,则 M 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再向 C 箱中加一定量的水, M 上下表面形变程度如图丁,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真正原因。

(4)同组小斌同学根据第(2)小题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第(3)小题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巧妙地计算出图乙中小球 A 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是   N .(圆面积公式 S = π r 2 ,取 π = 3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8分)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冰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min,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填“大”或“小”)。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3)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___形成的。

下图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1)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
(2)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Ω;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塞得不太紧)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沸腾,请参照示例写出这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酒精灯灯芯燃烧
物理知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作答:物理现象:  ;
物理知识:  

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 开始时,总是让杠杆在水平平衡状态下进行实验,其原因主要是。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2) 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动力F1 / N
动力臂L1 / cm
阻力F2 / N
阻力臂L2 / 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3)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4) 在实验中,若保持钩码的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由斜向下拉改为竖直向下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1)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实验中应用了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按如图甲图进行操作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