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装置甲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当加热到 15 min 时,该物质所处的物态是        态,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丙。则试管中     ( “水的质量增加”、“冰的质量增加”或“冰与水的质量均不变”)。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1
30
0.57
4

1
30
0.69
5

2
10
0.46
6

2

1.14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继续验证(2)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低,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__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⑷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如右图所示),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_______。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烛焰高4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B放在像处,使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A蜡烛的烛焰像高____________cm;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了错误之后,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他最好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4)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_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64
90
时间t/s
2
4

平均速度v/(cm·s-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