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 A. |
沉积物变化 |
B. |
古气候变化 |
| C. |
古环境变化 |
D. |
构造运动变化 |
读图 “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b点在a点的方向为
| A.东南 | B.东北 | C.西北 | D.西南 |
飞机由c点飞往d点最短航线是
| A.一直沿东北方向 |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 C.先向北再向南 | D.先向南再向北 |
某地同学在6月22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如下列所示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A.(23°26′N,105°E) |
| B.(23°26′N,135°E) |
| C.(23°26′S,105°E) |
| D.(23°26′S,135°E) |
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 |
| B.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搬迁约1000米 |
C.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 |
| D.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400米 |
图为某纬线圈,其纬度数为φ°,该纬线圈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 A.北纬(90-φ)° |
| B.南纬(90-φ)° |
| C.北纬(23.5-φ)° |
| D.南纬(23.5-φ)° |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D-1)日9时 | B.(D-1)日3时 |
| C.(D+1)日9时 | D.(D+1)日3时 |
图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 C.丙、丁、甲、乙 | D.丁、甲、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