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 ,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锦缠道春游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注】,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注】宫眉:妇女依宫中流行样式描画的眉毛。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带嚼子的马笼头。征衣:旅人之衣。
请赏析“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中的“飞”字。
前人认为这首词写景状物妙在“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
渔家傲东昌道中【清】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1)上阕首句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2)赏析最后一句
(3)“午睡觉来愁似织”一句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听 筝( 柳中庸 )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筝,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歌后三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