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 A. |
沉积物变化 |
B. |
古气候变化 |
| C. |
古环境变化 |
D. |
构造运动变化 |
4、该区域( )
| A. |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
B. |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
| C. |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
D. |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
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各种力对风的影响示意图,图中关于各箭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速也越大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A.26°34ˊ | B.66°34ˊ | C.30° | D.23°26ˊ |
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下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热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