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
A. |
沉积物变化 |
B. |
古气候变化 |
C. |
古环境变化 |
D. |
构造运动变化 |
4、该区域( )
A. |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
B. |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
C. |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
D. |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
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11年将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目前德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读图4,完成10-11题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导致东欧国家大量移民德国的因素是
A.家庭婚姻 | B.政治 |
C.难民 | D.经济 |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2中的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 | B.开发水能 | C.保护雨林 | D.退耕还湖 |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2011年受“梅花”影响,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部分地区遭受大风和强降雨袭击,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完成4~5题。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转移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②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③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分洪区 |
B.洪泛区土地管理 |
C.实行防洪保险 |
D.建立洪水预警报警系统 |
近年来,美国国会解除了维持了近27年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美国近海石油资源丰富,但由于需求量大,一直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据此完成1~3题。此材料表明美国石油资源的特征是
A.分布的不平衡性 | B.数量的有限性 |
C.资源间的联系性 | D.利用的发展性 |
为了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只保护不开发利用 |
B.开发利用完后寻求替代物 |
C.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
D.尽量储备以留后用 |
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 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④ 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