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
③公将驰之
④惧有伏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
| B. |
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
| C. |
侃从之/隶而从者 |
| D. |
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先苦其心志苦:(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3)主人日再食食:(4)媵人持汤沃灌汤:(5)右备容臭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填空:
【甲】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论据;【乙】文中作者外出求学的艰难经历,能证明【甲】文中的的观点。两文都写到个人修炼,历数种种磨难,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甲】文中的“是人”:【乙】文中的“余”: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①,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縠②,而士不得以为缘③。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餍(yàn):本义指吃饱。②绮縠(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③缘:边缘。解释下列加点词。
(1)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2)连然流涕
(3)谓其左右曰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士不得以为缘”的“以”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责士以所重事君 |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 C.将以攻宋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管燕的左右没有人愿意与他“赴诸侯”?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以其境过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
| B.乃记之而去广起,夺而杀尉 |
| C.俶尔远逝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 D.心乐之怅恨久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选文简析作者前后心情有何不同。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选自西汉刘向《书苑》第二十卷)
[注释] 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臣请陈之(2)管仲正衿再拜曰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 B.生子而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 C.使尧在上,咎繇为理使之冲烟而飞鸣 |
| D.公诚愚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修政”的内容是。从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的人。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选自《满井游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土膏微润(2)波色乍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 B.冻风时作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 C.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 D.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地空余黄鹤楼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抓住了这一季节的的特点?作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