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妇
东瓯①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无陶冶②,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冯妇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双、文锦十匹,命贾人为使者,求冯妇于晋。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攘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注解】①东瓯(ōu):瓯,浙江温州的别称。
②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引申指砖瓦。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国人咸苦之 ( )
(2)归以语东瓯君( )
(3)冯妇攘臂从国人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
(2)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为什么冯妇到死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略无阙处() ②曦月()③飞漱其间 ( )④素湍( )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①沿溯阻绝()②夏水襄陵()
③虽乘奔御风()④属引凄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山市》,回答下列问题。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高插青冥()②连亘六七里()
③黯然缥缈( )④倏忽如拳如豆()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相顾惊疑()②始悟为山市()
③窗扉皆洞开()④裁如星点()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句话。
①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这些时间词表明了山市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肉食者鄙鄙:(2)小惠未徧徧:
(3)牺牲玉帛牺牲:(4)彼竭我盈 盈: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一鼓作气文中肉食者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肉食者“鄙”的表现:战前,战中。
(2)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战中。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2分)
①不见曦月(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下面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
C.余孥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
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
B.甲文末句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
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4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略无阙处( )②沿溯( )
③良多趣味( )④绝巘多生怪柏(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丐之 |
B.不以疾也以我酌油知之 |
C.其间千二百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D.睨之,久而不去。康肃笑而遣之。 |
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文中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