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些诗词历来脍炙人口,其中"渔家傲""南乡子"是词牌名。 |
B. |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
C. |
汪曾祺所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
D. |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
结合《儒林外史》整本书来看,下面哪项最可能是吴敬梓写这段文字的用意?( )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绿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蕉叶止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有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A.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他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作者这是在告诉读者:兴趣和决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
B.“浓云”“黑云”散去,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这是时代背景的折射。作者把这段文字放在第一回,意在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C.作者写王冕赏荷的际遇,是想把王冕塑造成画家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出下文时知县索画等情节,从而在对比中表现时知县等人的心机。
D.荷即莲,出淤泥而不染,作者细写荷的情状和王冕对荷的喜爱,且把它放在第一回,是想通过王冕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树立不慕荣利的士人楷模。
名著推广活动中,一位同学为下面四部名著设计了演讲主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才能登上艺术的顶峰。
B.《简•爱》:你总要熬过一些苦难,方能尘埃落定,静待花开。
C.《红星照耀中国》:你的热爱有多浓烈你的祖国就有多美丽。
D.《海底两万里》:即使是普通的冒险,也伴随着对科学的关注。
疫情期间,一位同学线上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学习时,他发现了文中“加冠”“耄老”等专门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的词语,于是联想到下面的词语。请问,下面哪一项是不能归入这一类的?
A.始龀 |
(《愚公移山》“始龀,跳往助之”) |
B.垂髫 |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C.多髯 |
(《核舟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2)感佩之余,他觉得下面这副对联能概括宋濂其人,但他区分不出上下联。你认为上联和下联分别是哪一句? (填字母)
A.厚实养德世称贤
B.勤艰求学书为上
【提示1】
对联要求平仄相谐……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摘自《语文作业本》)
【提示2】
从上下联关系看,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串对,下联的内容往往是紧承上联而发的。(摘自《名联鉴赏辞典》)
名著阅读。
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鲁迅先生的评论。
①《世说新语》
②《西游记》
③《镜花缘》
④《儒林外史》
A.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B.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全书什七。
C.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D.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下列小说人物“彼此扶持”走到“圆满”的一组是( )
A.宋江和公孙胜(《水浒传》)
B.保尔和谢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孙少平和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D.简•爱和罗切斯特(《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