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Na2SO4

(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写出1种即可)。

(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编号).

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用编号表示),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尿素[CO(NH 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 2.化学方程式为:CO(NH 22+H 2O+3Cl 2=N 2+CO 2+6X,则X的化学式是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   (选填"氮"、"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 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 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 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

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