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
(2)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 。
为了维护南海权益,我国去年宣布成立了三沙市。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因为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其中通过海水晾晒即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海水中所含的主要阴离子的符号。
(2)在上述流程中第③步加过量NaOH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填离子符号,下同),第④步加过量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第⑥步其实显示的是加适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多余的。
(3)请写出第②步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60℃时,在100 g水里溶解_________g KNO3时,溶液才可达到饱和状态。
(2)下图为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20℃之间B.20℃~30℃之间
C.30℃~40℃之间 D.40℃~50℃之间
(3)请根据上表或图示总结出一条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
(4)在0℃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0 g NaCl 和KNO3固体,再加热到60℃时(假设溶剂不损耗),NaCl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加热前后,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变大
D.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制得氧气,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赤铁矿中的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经总结发现在初中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生成物均可能有水产生,请写一个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放在________内,所需的硫酸铜溶液在配制前应先将硫酸铜晶体研碎,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烧杯内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乙、丙中均使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属于(选填“金属”、“无机非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3)下列实验中要使用玻璃棒的是(填序号).
A.稀释浓硫酸 | B.硫在氧气中燃烧 |
C.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4)实验丁中将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
(5)丁实验结束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 ②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