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论宝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 ① 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 ② 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 ③ ,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④ 。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会田】会,相约;田,打猎。②【檀子】人名。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③【为寇】做贼,这里指入侵。④【河】指黄河。
(1)下列关键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松柏冢 累累 | 【累累】众多的样子 | ||
B.王之 蔽甚矣 | 【蔽】所受的蒙蔽 | ||
C.时时而 间进 | 【间】指较短的时间 | ||
D.吾 孰与徐公美 |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 |
(2)下列各项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妻之美我者 |
B. |
问之客曰 |
C.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D. |
由此观之 |
(3)下面对《十五从军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经历战事之残酷。 |
B. |
心中"家"与眼前"冢"相对照,突出主人公心理落差之巨大,内心情感之悲苦。 |
C. |
"兔、雉、旅谷、旅葵"都是野生,"狗窦、梁上、中庭、井上"皆为家景,两相对照,突显人去屋空、家园荒芜的景象。 |
D. |
"家中有阿谁"与"不知饴阿谁"前后照应,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 |
(4)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主题: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
B. |
两个人物:邹忌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弊鼎新的明君。 |
C. |
三层结构:写家事--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写王之蔽--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海之内;写赏赐--上赏、中赏、下赏;写事态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 |
D. |
四个特点:全文类比设喻,以小悟大;叙事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语言亦庄亦谐,有重有变。 |
(5)下面对《齐威王论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魏惠王的珠宝的确是世所罕见,发出的光芒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的距离。 |
B. |
齐威王与魏惠王对财宝的理解不同,魏惠王以珠宝为宝,齐威王则以人才为宝。 |
C. |
齐威王心中的人才有檀子、盼子、黔夫等武将,还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 |
D. |
齐威王的人才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 |
(6)请用三个"/"给《齐威王论宝》一文画线处断句。
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馀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①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②。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③而归,见令狐子,沮怍④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⑤,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⑥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忌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释】①令狐子伯:人名。 ②郡功曹:古官名。③耒(lěi):耕地用的农具。 ④沮怍(zuò):沮丧愧怍。⑤不相若:不能相比。⑥曹:辈。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见 客 而 有 惭 色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妻亦美志行()②霸子时方耕于野()
③霸目之()④吾与子伯素不相若()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
②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为什么王霸之子“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请引述原文回答。
你认为王霸之妻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④洫(xù):沟渠。⑤甫:刚。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自谓可将兵十万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走送之走:
(2)自谓可将兵十万将:
(3)会有土寇会: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和。(2分)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到……去) |
B.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
C.蒙络摇缀(覆盖、缠绕) |
D.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日:“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a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燕:通“宴”,宴请。②次及:依次轮到。③毕:竭尽。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皆令诸大夫论己()
(2)文侯不说()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
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
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
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
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 和 两个字。(请用原文回答)
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