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
②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过程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③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 。
A.石刻文物被腐蚀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CO2+H2,CO2+H2O═H2CO3。
①“转化炉”中有H2产生,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 。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 。
③若有32g 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 g H2。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 。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9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比是 (填最小整数比)。
凉山州初中化学实验试题:向酸性硫酸铜溶液中(酸为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如图关系。
(1)试写出Ot1线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是实验室发生和收集气体的简易装置图,请按题意要求完成填空
(1)a仪器名称为 ,b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将该气体通入装置E发生的现象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用装置F收集气体的原因是 。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 。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或Na2CO3,并完成如表。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Ⅰ |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加入足量 氯化钙溶液 ,振荡,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物含Na2CO3 |
Ⅱ |
取Ⅰ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 |
|
产物不含NaOH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和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氧气的制取
利用上述装置和下列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高锰酸钾 ③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小明选择装置B和C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方程式为 。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则气体应从 b 口进(填“b”或“c”)。
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 。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 2;③NaCl、CaCl 2和Na 2CO 3;④NaCl和Na 2CO 3。
小明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 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
有气泡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