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1)“西气东输”工程利于国家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①为防止传输天然气的钢管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
②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过程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③天然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酸雨形成。下列现象与酸雨有关的是 。
A.石刻文物被腐蚀
B.全球海平面上升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
CO2+H2,CO2+H2O═H2CO3。
①“转化炉”中有H2产生,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
= 。
②“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喷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 。
③若有32g 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 g H2。
(3)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是CH4被H2O分子形成的笼包裹,在海底低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①可燃冰样品常存放于液氮储存罐中,其原因是 。
②可燃冰有多种结构,某H型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9H2O,分析其结构发现:平均34个H2O分子构成6个笼,每个笼只容纳一个CH4或H2O分子。这6个笼内容纳的CH4与H2O分子个数比是 (填最小整数比)。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 。
【设计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猜想 不成立 |
|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
猜想Ⅱ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 (填化学式)。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标号b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的气体用玻璃片的 (选镇"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
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1)粗盐提纯的实验基本操作步骤为 。
(2)下列仪器中,①仪器G的名称是 ;②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的仪器(填字母)是 。

(3)经上述操作得到的产品中仍可能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要检验硫酸盐的存在,其操作为: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试剂(填化学式)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和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杂质.实验装置图如图: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1)装置 A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看到 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水.为了检验气体中还可能存在的杂质,可将 E 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 ( 填序号) 之间,气体从 (填 a 或 b)进入装置 E.
(3)D 装置中的试剂是 ( 写出名称).
(4)下列收集氢气的方法中符合题意的是 .
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 C.干瘪的塑料袋 D.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