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下同),若用G装置收集时,则气体要从      端通入。

(4)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5)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CO2↑+CO↑+3H2O。为检验分解后的产物,小赵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①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②乙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③要证明有CO生成,在不连接其他装置的情况下,可进行的操作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 2和Na 2CO 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

具体操作是   ,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   

猜想②:   

猜想③: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一

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方案三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②同学们对沉淀CaCO 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 CaCO 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 3的原因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2)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她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对滤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加稀硫酸,①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根据下列A~D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请写出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用A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地方是   

(3)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C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5)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 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演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乙图所示。

(1)白烟成分NH 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2)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实验中,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未接触即产生白烟,说明   (请从分子角度说明原因);

(4)根据乙图可得出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的结论(选填"分子"或"原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