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      (填试剂名称)。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氮气

氮气

B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氮气

氮气

D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词成为热搜。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如图一所示,他们选用体积大小相等的两个塑料瓶,分别盛满同条件下的空气、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体积比 1 : 1 ),并用一个小塑料管连接(在塑料管中间有一滴红墨水),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红墨水滴会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二中的    (填序号),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    

(3)若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如图二中D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是    。(选填“a”或“b”)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    (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 O 2 ,则 O 2 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 NaCl N a 2 C O 3 N a 2 S O 4 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 BaC l 2 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 AgN 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 HN O 3 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 BaC l 2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查阅资料】

Ⅰ.常见草木灰钾含量(以碳酸钾表示)如下表:

草木灰种类

小灌木灰

稻草灰

小麦秆灰

棉壳灰

棉秆灰

向日葵秆灰

K2CO3%

8.66

2.63

20.26

32.28

16.44

51.97

Ⅱ.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    ,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g固体。

(2)图1实验中,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    

(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    转,浸取时间为    分钟,比较适宜。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所得固体3.30g进行图3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    

(5)装置B的作用是    

【数据与解释】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

(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    (写一条)。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二中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生石灰的作用是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    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稀盐酸均过量)。

(1)试管A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2)试管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试管D中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明显现象。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试管D中的发生了反应,   (写出操作及其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