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

如果函数 y = f ( x ) 满足:对于自变量 x 取值范围内的任意 x 1 x 2

(1)若 x 1 < x 2 ,都有 f ( x 1 ) < f ( x 2 ) ,则称 f ( x ) 是增函数;

(2)若 x 1 < x 2 ,都有 f ( x 1 ) > f ( x 2 ) ,则称 f ( x ) 是减函数.

例题:证明函数 f ( x ) = x 2 ( x > 0 ) 是增函数.

证明:任取 x 1 < x 2 ,且 x 1 > 0 x 2 > 0

f ( x 1 ) - f ( x 2 ) = x 1 2 - x 2 2 = ( x 1 + x 2 ) ( x 1 - x 2 )

x 1 < x 2 x 1 > 0 x 2 > 0

x 1 + x 2 > 0 x 1 - x 2 < 0

( x 1 + x 2 ) ( x 1 - x 2 ) < 0 ,即 f ( x 1 ) - f ( x 2 ) < 0 f ( x 1 ) < f ( x 2 )

函数 f ( x ) = x 2 ( x > 0 ) 是增函数.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函数 f ( x ) = 1 x ( x > 0 ) f (1) = 1 1 = 1 f (2) = 1 2 f (3) =    f (4) =   

(2)猜想 f ( x ) = 1 x ( x > 0 )   函数(填“增”或“减” ) ,并证明你的猜想.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承重指数 W 衡量水平放置的长方体木板的最大承重量.实验室有一些同材质同长同宽而厚度不一的木板,实验发现:木板承重指数 W 与木板厚度 x (厘米)的平方成正比,当 x=3 时, W=3

(1)求 W x 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选一块厚度为6厘米的木板,把它分割成与原来同长同宽但薄厚不同的两块板(不计分割损耗).设薄板的厚度为 x (厘米), Q= W - W

①求 Q x 的函数关系式;

x 为何值时, Q W 的3倍? [ 注:(1)及(2)中的①不必写 x 的取值范围 ]

如图,点 O AB 中点,分别延长 OA 到点 C OB 到点 D ,使 OC=OD .以点 O 为圆心,分别以 OA OC 为半径在 CD 上方作两个半圆.点 P 为小半圆上任一点(不与点 A B 重合),连接 OP 并延长交大半圆于点 E ,连接 AE CP

(1)①求证: ΔAOEΔPOC

②写出 1 2 C 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 OC=2OA=2 ,当 C 最大时,直接指出 CP 与小半圆的位置关系,并求此时 S 扇形 EOD (答案保留 π)

有一电脑程序:每按一次按键,屏幕的 A 区就会自动加上 a 2 ,同时 B 区就会自动减去 3 a ,且均显示化简后的结果.已知 A B 两区初始显示的分别是25和 - 16 ,如图.

如,第一次按键后, A B 两区分别显示:

(1)从初始状态按2次后,分别求 A B 两区显示的结果;

(2)从初始状态按4次后,计算 A B 两区代数式的和,请判断这个和能为负数吗?说明理由.

已知两个有理数: - 9 和5.

(1)计算: ( - 9 ) + 5 2

(2)若再添一个负整数 m ,且 - 9 ,5与 m 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仍小于 m ,求 m 的值.

如图,若 b 是正数,直线 l:y=b y 轴交于点 A ;直线 a:y=x-b y 轴交于点 B ;抛物线 L:y=- x 2 +bx 的顶点为 C ,且 L x 轴右交点为 D

(1)若 AB=8 ,求 b 的值,并求此时 L 的对称轴与 a 的交点坐标;

(2)当点 C l 下方时,求点 C l 距离的最大值;

(3)设 x 0 0 ,点 ( x 0 y 1 ) ( x 0 y 2 ) ( x 0 y 3 ) 分别在 l a L 上,且 y 3 y 1 y 2 的平均数,求点 ( x 0 0) 与点 D 间的距离;

(4)在 L a 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美点”,分别直接写出 b=2019 b=2019.5 时“美点”的个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