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分别对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
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担负着时代的重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接受访谈时说:"国家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很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社区、社会、制度等都更为认同;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也更强。"
(摘编自《近九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未来15年自己有更多机会成长成才》,2020.12.10《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孩子的发展优势是在长期陪伴中发现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尽可能多",不是改变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有质量的家庭陪伴,就是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较高期望,并温暖而坚定地尽自己的责任。
现实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放,甚至把孩子看作是没有希望的失败者,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这种"缺陷视角"的养育观,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具有性格或智力上的缺陷。相对应的"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
(摘编自《父母应善于发现并发挥孩子的优势》,2021.1.7《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实施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校规校纪建设必须服务这一根本。要能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更要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引领性、保障性的作用。要坚持过罚适当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过错性质、悔过态度等,选择适当的教育惩戒措施。要完善教育惩戒后的疏导机制,及时与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沟通,提供帮扶。
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校规校纪,将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和方式予以具体化,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和适用。要按照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与相应教育惩戒措施,准确区分不良行为程度、性质和教育惩戒手段。要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依法实施教育惩戒,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要明确规定教师的禁止性行为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完善校规校纪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2021.2.9《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有效应对青少年盲目崇拜娱乐偶像的危险。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保证偶像体现主流价值,发挥偶像影响、引导青少年进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不断拓展挖掘面,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偶像,要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让思想道德偶像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教育功能。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提升科学化水平,克服偶像供给运作机制僵化、机械的问题。
(摘编自《当前青少年娱乐偶像崇拜新特点及其问题》,2021.3.4《中国青年报》)
(1)为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学校制定校规校纪需要做到哪两点?
(2)应该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
(3)下列有关"'优势视角'养育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都拥有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的内在的能力。
B.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会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C.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
D.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重视发现孩子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树立孩子的自信、自尊。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访少年儿童比受访青少年对未来有更强烈的憧憬与渴望,这是因为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获得感更多,他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更强。
B.既不改变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又要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只要父母做到这些,就能保证家庭陪伴有质量,也才能在持续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发展优势。
C.对有盲目崇拜娱乐偶像行为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在班会上点名并指出其问题,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其进行疏导和帮扶,最后还要上报德育处给予其相应的教育惩戒。
D.因为思想道德偶像在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比不上娱乐偶像,所以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思想道德偶像,并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
下列语句存在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修改意见:删除词语。
(2)矿泉水、雪碧等,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料。
修改意见:把一词和一词位置对调。
按例句要求连续仿写两句。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仍关心天寒士,不是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意兴豪放,一生傲视权贵,不是写下了想像瑰丽、渴望自由的《梦游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莫言热”。连平静的莫言家乡高密也不再平静了,当地拟投6.7亿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2007年一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白酒商标——“莫言醉”也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后全面断货,书商一日销量为上月的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纷纷出笼。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叶明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微笑着面对生活”,这是他准备的开头,请帮他完成这段话。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无边的世界。微笑着面对尴尬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羞涩,赢得的则是赞美的眼光;微笑着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倡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年11月12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2005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年份 阅读率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传统报刊阅读率 |
50.1% |
46.9% |
45.6% |
41.5% |
40.2% |
数字媒介阅读率 |
20.5% |
24.7% |
32.8% |
38.4% |
40.1% |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并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预测。
材料二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