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
有人认为这首词最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品味这个字的妙处。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实际是写
,一个“深“字表现了。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诗歌的尾联描写诗人的外貌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古典诗词,完成小题。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是写秋,两首作品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两首作品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秋词》中表现诗人积极乐观,豪迈向上的诗句是:“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对比,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凄凉之美。 |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更加动人。 |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古诗词赏析(共4分)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