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时上封事①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 ②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③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征,唐代谏臣。③违:过失、错误。
(1)用"/"给乙文划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时 上 封 事 者 众 或 不 切 事 帝 厌 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也 |
天启壬戌 秋日 |
B.使内外 异法也 |
渔人甚 异 之 |
C.征与诸葛亮 孰贤 |
卿言多务, 孰 若孤 |
D.帝悦,皆慰 之 |
孔子云:何陋 之有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4)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
(3)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5)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6)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不亦说()乎② 人不知而不愠()
③ 吾日三省()吾身④ 不逾()矩 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 与友期()行② 去后乃()至
③相委()而去④ 下车引()之“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① 君:② 尊君:
③ 家君:“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明察()秋毫⑵项为之强()
⑶徐()喷以烟⑷物外之()趣
⑸盖一癞虾蟆() ⑹驱之()别院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的哪三件“物外之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为者常成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注释】梁丘据: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大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 吾至死不及夫子矣!()⑵ 婴非有异于人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丘据是个态度诚恳,有自知之明的人。 |
B.只要用心发挥出才能了,死也无憾。 |
C.晏婴是个坦诚、智慧,言行一致的人。 |
D.要想成功就要努力去做,永不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