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自叹

[宋]文天祥

长安 不可诣,何故会高亭 ?倦乌非无翼,神龟弗自灵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回首西湖晓,雨馀 山更青。

﹣﹣(选自《文天祥诗文选译》

【注释】①此诗为文天祥去元军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所作。②长安:即长安堰,在今浙江海宁西北。③高亭:高亭山,当时元军军营所在地。④神龟弗自灵:指自已自投罗网,为敌所俘。⑤雨馀:雨后。


(二)访辛弃疾

[宋]赵溍

陈同甫名亮,号龙川。始闻辛稼轩名,访之,将至门,过小桥,三跃马而三却。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异, 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稼轩帅淮 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访稼轩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鳌。

饮罢,宿同甫于斋中。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

月余,同甫致书稼轩,假十万缗 以济贫,稼轩如数与之。

﹣﹣(选自笔记小说《养疴漫笔》)

【注释】①帅淮:指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②缗:一千文为一缗。


方法借鉴

文言语句

字词释义

语境推断法:"三跃马而三却"中的"却",根据前文"跃"和后文"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可推断,"却"是"退却"的意思。

稼轩适倚楼望见之

适:①      

成语推断法:"推马仆地"中的"仆",可依据成语"前仆后继"中的"仆"推测为"倒下"的意思。

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

寡:②      

课内迁移法:"稼轩如数与之"中的"与",根据《鱼我所欲也》中"呼尔而与之"的"与",可理解为"给"的意思。

假十万缗以济贫

假:③      

(1)《自叹》--诗中借"      "和"      "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想要带兵杀敌却身陷囹圄的无奈心境。(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只写词义。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

--《访辛弃疾》

印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表现辛弃疾政治抱负的两句:           

(4)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表格内容。

(5)笔记小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请从文中找出一例简要分析。

(6)《自叹》中文天祥之所叹,与《访辛弃疾》中辛稼轩、陈同甫之所谈"意似而情非",请对其中的相同之"意"和不同之"情"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思想情感 文言断句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陈涉世家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诛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尉果广笞:鞭、杖或竹板
B.为坛而盟:盟誓
C.将军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D.皆其长吏刑:惩罚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激怒其众

A.祭尉首 B.徇蕲 C.杀之应陈涉 D.扶苏数谏故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子中,两处括号位置省略的内容均应为“起义军”。
B.陈胜召令徒属,先揭露秦朝苛政,晓以利害,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大家的抗争信念,得到全体士卒的拥护。
C.起义队伍的迅速组成及其初期的迅猛发展,都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D.选文部分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陈胜和吴广的英雄气概。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俘子寂然:则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旨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妾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如是。
请划分层次(用“ |” 断 三处)
已 而 手 倦 足 疲 倚 竿 于 岸 游 目 而 视 之 其 寂 然 者 如 故。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牵引之(2)乃一得
(3〕更别塘求钓处(4)问之常钓家,如是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荀攸传(10分)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杀人亡命果()②由是之异()
③卓都长安徙()④今直刺杀之以百姓谢()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天大雨,道不通会( )②为天下,宜多应者唱( )
③今亡亦死,亡( )④今诚以吾众诚( )
找出与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辍耕垄上()

A.怅恨久 B.陈县 C.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 D.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根据选文中陈胜的言行,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