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为举办甲、乙两项不同活动,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为了解该校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对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数据如下表:
男生 |
女生 |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
方案一 |
200人 |
400人 |
300人 |
100人 |
方案二 |
350人 |
250人 |
150人 |
250人 |
假设所有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相互独立.
(Ⅰ)分别估计该校男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该校女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
(Ⅱ)从该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2人,全体女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这3人中恰有2人支持方案一的概率;
(Ⅲ)将该校学生支持方案的概率估计值记为 ,假设该校年级有500名男生和300名女生,除一年级外其他年级学生支持方案二的概率估计值记为 ,试比较 与 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C⊥BC.
(1) 求证:平面AB1C1⊥平面AC1;
(2) 若AB1⊥A1C,求线段AC与AA1长度之比;
(3) 若D是棱CC1的中点,问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DE∥平面AB1C1?若存在,试确定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
,
的前n项和为
.
(Ⅰ)求及
;
(Ⅱ)令 bn=(n
N*),求数列
的前n项和
.
设函数。
求(1)的值域;
(2)记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若
=1,b=1,c=
,求a的值。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为实数,且
(1)求方程的解;
(2)若,
满足
,试写出
与
的等量关系(至少写出两个);
(3)在(2)的基础上,证明在这一关系中存在满足
.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
为常数,若
为偶函数,
(1)求的值;
(2)判断函数在
内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定义给予证明;
(3)求函数的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