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撒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盐水浓度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6 |
凝固点 |
0 |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象。
(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 。
此表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得到的一组数据,请你分析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1、4、5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组数据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组数据可得: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⑴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__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⑵下表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
接触面材料性质 |
压力(N) |
摩擦力(N) |
1 |
木板与木板 |
3 |
0.2 |
2 |
木板与木板 |
5 |
0.35 |
3 |
木板与棉布 |
3 |
0.4 |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B.比较第1、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一块玻璃板、两支同样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这个实验中:
(1)实验时应将玻璃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用两支同样的蜡烛是为了.
(4)如果把玻璃板换成一般的不透光的平面镜,(选填“能”或“不能”)顺利完成实验.
(5)在寻找像的位置时,发现出现两个重叠且模糊的像,原因是.
(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