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萍同学想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伏)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她根据图甲完成图乙的部分连接,待连接完整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作出了图像 a ,还作出了电流大小与电源电压大小的关系图像 b (如图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欧)。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小灯泡变亮)

(2)根据图像 a ,描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   

(3)当电流表示数为 0 . 12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4)图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衢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离不开环卫工人们的辛苦付出。如图,洒水车某次在平直的道路上以15千米 / 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进行洒水作业。洒水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项目

数值

空载质量(吨 )

2.4

满载装水量(吨 )

20

满载时车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总面积(米 2 )

0.4

正常洒水流量(吨 / 时)

50

(1)若洒水车满载并按正常洒水流量洒水,它在本次洒水过程中最多可连续喷洒多少路程?

(2)求洒水车满载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3)在本次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大小变化情况是  

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如图所示,一个内底面积为 100 c m 2 的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 60 cm 的水,水底有一块底面积为 50 c m 2 ,高 6 cm 的长方体铝块。现用一电动机以恒定不变的输出功率把铝块提出水面并继续提升一段距离。已知铝块浸没在水中时上升速度恒为 0 . 27 m / s 。铝的密度为 2 . 7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铝块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

求:(1)铝块的重力。

(2)把铝块提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所需的时间。

(3)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

(4)铝块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5)铝块从浸没于水中到完全露出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值。

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请回答:

(1)如图所示为实验步骤③得到的细铁屑分布情况。请你画出经过 A 点的磁感线。

(2)实验步骤②中未敲玻璃板“力线”未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而步骤③中轻敲玻璃板“力线”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上述原因分别是什么?

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 48 ° C 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 48 ° C ) 。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 100 ° C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 48 ° C 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 t 2 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 20 ° C 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 48 ° C 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 ac 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 de 段不必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