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 c(HCl) ∶ 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 K(300℃)________ K(400℃)(填"大于"或"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 , 根据进料浓度比 c(HCl)∶ c(O 2)=1∶1的数据计算 K(400℃)=_____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 c(HCl)∶ 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Δ
Δ
Δ
则 的 Δ H=________ 。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L(标准状况)
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
的分子式为
,
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
完成下列填空:
1)
可以聚合,写出
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
2)
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
的物质
,
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
的结构简式。
3)写出将
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通入溴水: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烯烃和
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
的烃和
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种。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
,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
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
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应选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溶液,
溶液可以吸收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
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
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 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后溶出。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不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
(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
仪器符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石灰石、稀盐酸 |
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 |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某科研小组用
和浓盐酸制备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的
溶液对其发扬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与过量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
(2)反应
中的还原剂为。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肯定存在
和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
假设2:既不存在 也不存在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1
、0.01
、淀粉-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试管中 |
![]() |
步骤2: |
|
步骤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