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4 H C l ( g ) + O 2 ( g ) = 2 C l 2 ( g ) + 2 H 2 O ( g ) 。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 c(HCl) ∶ c ( O 2 ) 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 K(300℃)________ K(400℃)(填"大于"或"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 c 0 , 根据进料浓度比 c(HCl)∶ c(O 2)=1∶1的数据计算 K(400℃)=_____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 c(HCl)∶ c ( O 2 ) 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 u C l 2 ( s ) = C u C l ( s ) + 1 2   C l 2 ( g )  Δ H 1 = 83 k J · m o l   - 1

C u C l ( s ) + 1 2 O 2 ( g ) = C u O ( s ) + 1 2 C l 2 ( g )  Δ H 2 = - 20 k J · m o l   - 1

C u O ( s ) + 2 H C l ( g ) = C u C l 2 ( s ) + H 2 O ( g )     Δ H 3 = - 121 k J · m o l   - 1

4 H C l ( g ) + O 2 ( g ) = 2 C l 2 ( g ) + 2 H 2 O ( g ) 的   Δ H=________ k J · m o l   - 1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L(标准状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00 mL某待测液中除含有0.2 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阳离子
K+、NH4+、Fe3+、Ba2+
阴离子
Cl-、Br-、CO32-、 HCO3-、SO32-、SO42-

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待测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色气体D是单一气体:
①将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中(一定不存在的填“0”,不能确定的填“?”):

阴离子
Cl-
Br-
CO32-
HCO3-
SO32-
SO42-
浓度/mol·L-1






②判断原溶液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物质的量浓度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4)若无色气体D是混合气体:
①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淀A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 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 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 g氨)__________mL,用规格为__________mL量筒量取。
(2)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Ⅰ的成分是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混合肥料 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
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_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④若试样为m 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探究SO2的性质。甲组同学将SO2分别通入下列3种溶液中。

(1)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试管b中观察到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试管c中产生了能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
(4)乙组同学多做了一组实验,他们将SO2通入盛有1.0 mol/L Fe(NO33和BaCl2的混合溶液(已 知1.0 mol/L Fe(NO33溶液中c(H)=0.1 mol/L)的试管d中,得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分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SO2与Fe3反应
观点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观点3:__________。
欲证明观点2,只需将试管d中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0.1 mol/L稀硝酸
b. 1.5 mol/L Ba(NO32和0.1 mol/L HNO3的混合溶液
c. 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已知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HBr反应得到溴乙烷(CH3CH2Br),二者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溶解性
沸点(℃)
密度(g/mL)
乙醇
与水互溶
78.5
0.8
溴乙烷
难溶于水
38.4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乙醇、80%的硫酸、NaBr固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总体积约140 mL)置于图1的反应容器B中后进行加热(两个装置中的加热、固定装置及沸石均省略)。

(1)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容器B的容积是:
a.150 mL b.200 mL c.250 mL
(2)两个水槽中的液体均是冰水,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3) HBr与乙醇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4)图1中收集到的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Br2.为除去该杂质,可先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从下面所给试剂中选取) ,然后再进行 操作即可。
a.四氯化碳 b.碳酸钠稀溶液 c.无水CaCl2 d.无水MgSO4
(5)经过(4)处理后的目标产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水等杂质,可通过向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 (从上面的a~d中选取),充分作用后,过滤,将滤液使用图2中的装置进行提纯,冷却水应从 口(填a或b)进入。
(6)若实验中使用的无水乙醇的体积是46 mL,蒸馏后得到的纯溴乙烷的体积是50 rnL,则溴乙烷的产率为 %。

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他们制备Cl2依据的原理是: ,应选用上图A~E装置中的 (填序号)制Cl2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4)若装置B、D中的品红溶液均换成紫色石蕊溶液,则B试管中的现象是
(5)SO2与Cl2以体积比1︰1混合后通入水中,是否还有漂白性 (填“是”或“否”),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