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皓东(1868-1895),生于广东香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明辨事理、刚强不屈,自幼与孙中山交好。1883年,孙中山自檀香山回国,两人交往更加密切,陆皓东接受了许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890年,陆皓东自上海南下,往返于香港、广州,探求革命救国途径。1893年,他与孙中山等人在广州筹划创设革命组织,决定以"驱逐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开始策划武装起义,计划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陆皓东亲自绘制了起义所用的军旗,并在广州协助指挥调度。后起义计划泄密,陆皓东为销毁革命党人名册而未能及时撒离,在指挥机关被捕。面对清朝官吏的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遂英勇就义。
--摘编自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皓东走上革命救国道路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陆皓东在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功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此人是谁,老师?”我这样说道,“烧在他身上的火焰也更红。”他回答我说:“你若是愿意我领你沿着横亘在更低处的那道堤岸走下去,你就可以听到他亲口说明他本人和他的罪孽。”——我开始说道:“啊!可悲的灵魂!难道你这么早就厌腻了已得的财富?而你过去为了发财,曾不怕把那佳人骗娶到手,随后却又把她变卖玷污! 你像根木桩,上下颠倒,插在地里,不管你是谁,你若能说话,就请开尊口。”那鬼魂(指教皇尼可洛三世)把双脚一齐扭动了一下,随后又叹了一口气,用哭泣的声音对我说:“---你该知道,我生前曾身着尊贵的法衣,我确实是母熊的儿子,我是如此贪婪成性,想让小熊们也能青云直上,在人世我把钱财放进口袋,在这里则是把我自己打入恶囊。在我的脚下,还有其他人(指教士、主教)被拖进,他们被一个压一个地平放在岩石的夹缝,因为他们在我之前犯有买卖圣职的恶行。”
——《神曲·地狱篇》
材料二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十日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2)材料二的作者是谁?他歌颂了绮思梦达的什么精神?
(3)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知识,分析《十日谈》为什么又被称为“人曲”?
材料三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丁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难以解答。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捐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 《九十五条论纲》
(4)材料三的作者是谁?1517年他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
(5)材料三的作者对教皇出售赎罪券的看法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请回答:(1)材料1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2)材料2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3:“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4:“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请回答:材料1、2、3、4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言论?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每个派别只写一人,4分)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合称"三孔"。孔庙是奉祀孔子的庙宇,现拥有各种建筑460余间;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林内保存有自汉代以来的墓碑和谒陵题记石刻等共5000余通;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00余间,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
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使得孔庙、孔林、孔府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它不仅是名闻天下、内涵丰富的文化类遗产,同时还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自然遗产。"三孔"的建筑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其内生长的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侯、气侯和生态问题的宝贵素材。
--摘编自《世界遗产名录》等
(1)根据材料,说明"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孔"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