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序号 |
电阻 |
电流 |
1 |
|
|
2 |
|
|
3 |
|
|
… |
(1)连接电路时应____开关。
(2)小庆将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恰当位置,并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换用 电阻后,应该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 ____ 不变。
(3)将 的定值电阻换为 后,小庆和小丽对接下来的操作有不同看法:
小庆认为应先闭合开关,再将滑片向左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
小丽认为应先将滑片移到最左端,再闭合开关,然后将滑片向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
请问你赞成谁的观点?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矿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刻度处,此时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向(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采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
(3)将矿石放入盛有6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的体积是cm3,密度是kg/m3.
(4)根据测量结果,查阅“常见矿石密度”表,可知该矿石的种类是。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为。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大/小)。将蜡烛向凸透镜的焦点移近到某一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凸透镜(靠近/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的(倒立/正立)。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像(实/虚)。
如图所示,小明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移动棋子B,直到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 验中:
(1)用透明玻璃做实验,是因为它既能透光让小明看到棋子,又能光,让小明看到棋子的像。
(2)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小明将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上.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是因为。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5)玻璃板下方用方格纸而不用白纸的优点是:。
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的山村,这种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同学们经过讨论,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冷藏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A/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铝合金/发泡塑料/砂石)。
(3)关于放置在保温瓶内的低温物质的选择,小明认为只要放普通冰块即可,小华却认为应该放置由盐水凝固而成的冰块(简称“盐冰”)。
你支持的选择,依据是:①这两种冰,的熔点更低;②(题目中的某段文字)。
(4)进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温物质在运输途中发生(填物态变化)而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冷藏效果。
小明将一个橙子带到学校实验室,想用天平、烧杯来测量它的密度:
①他先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为135g;
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现橙子浮在水面上(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橙子的总质量465g;
③借助牙签使这个橙子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个记号(如图乙);
④取出橙子,往烧杯中添加水到记号处(如图丙),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48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烧杯加入适量水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橙子的体积和密度各为多少?
(3)步骤④中,如果取出橙子时带出的水量较多,对橙子密度的测量有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