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时霖雨久,宅墙夜隋,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戒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故、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训励诸子 训:教诲 |
B. |
家贫无资 资:钱财 |
C. |
夫人戒之曰 戒:惩戒 |
D. |
乃令闭如故 故:从前 |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A.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
B.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
C.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
D. |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 |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景让母亲认为僮仆把船槽卖钱会招来灾祸,应该谨镇对待非正常途径得到的东西。 |
B. |
景让母亲寡居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受到烟亲族人的敬重,被搢绅传为美谈。 |
C. |
景让母亲责罚头发已花白的景让,因为他未按礼仪向母亲禀报到浙西就任的时间。 |
D. |
景让母亲斥责景让滥用重刑动摇军心,辜负了皇上重托,也会使年老的母亲蒙羞。 |
(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③,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淡泊:性情恬淡不慕名利。②致远:高瞻远瞩。③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度享乐和怠惰就不能振奋精神。④险躁:邪恶暴躁。⑤治性:陶冶性情。⑥意与日去:.意志同时间一起消磨。⑦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A夫君子之行行 :B年与时驰年:翻译下列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4分)
(1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 略无阙处() (4)属引凄异()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 异曲同工之妙。 |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9分)
许生端方
道光①间,姑苏②渡僧桥畔,泊一县试③舟。书生姓许,年方二十,风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无戏言,有古贤士之风。三更,见岸畔火焰耀天,锣声人声轰然惊心,知店肆④失火。许生颇为叹息。方瞻仰见,见楼窗中跃下一少女,肌肤洁白,身未著寸缕,落于船头,女几被惊落河中,许正色曰:“姑娘受惊矣。”女惶恐,见俊秀书生,欲赴河。许劝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锦被裹之,秉烛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视。火止,东方已白,女父知而负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谢而归。
【注释】①道光:清宣宗的年号。②姑苏:苏州的别称。③县试:县府举办的科举考试。④肆: 店与肆连用,即店铺。⑤著:穿着。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生颇为叹息。(很) | B.身未著寸缕(被子) |
C.欲赴河 (跳入) | D.女几被惊落河中(几乎)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避火,何投水?从许生做人的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是什么?(3分)
(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乘奔御风/虽人有百手 | B.绝巘多生怪柏/夜久语声绝 |
C.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D.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9分)
小港渡者
庚寅冬①,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②,命小奚③以木简④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⑤,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予爽然⑦,思渡者言近道⑧。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⑨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扑: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近道:有些道理。道,道理。⑨其:大概。犹“殆”,表拟议或推测。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予愠为戏()(2)渡者熟视小奚( )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文中哪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主旨?你能想起意思相同的孔子名言吗?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