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 C O 2 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 C O 2 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 O 2 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 N a O H 、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 C O 2 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 C O 2 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 C O 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

(3)用 N a O H 溶液吸收 C O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 C O 2 脱除效果增强。_______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_______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区有座硫酸厂,该厂每天排放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和含有硫酸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利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地区下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___。

A.将硫酸厂搬离该地区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写出你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至少写3个)。如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从组成上看,两者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硫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_反应。例:写出盐酸与Al(O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请找出可能的原因。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炸裂
②洗涤刚加热过的蒸发皿,发现其炸裂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呈紫色
④用锌制氢气时,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元素是的总称。由组成的叫单质;由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