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 C O 2 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 C O 2 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 O 2 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 N a O H 、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 C O 2 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 C O 2 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 C O 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

(3)用 N a O H 溶液吸收 C O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 C O 2 脱除效果增强。_______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_______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微观的角度来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我校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湖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相关的研究调查。
(1)除去湖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2)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3)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任写一条)
(4)经过蒸馏得到的纯水通电可获得两种气体,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热水的温度超过白磷着火点)。白磷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不改变装置、不增加试剂的前提下,使锥形瓶B内的白磷燃烧起来 的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② 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③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密封性好),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对于白磷的要求应做到: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写名称);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是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Ca、Cl、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 A遇B溶液产生气泡,产物中甲和乙常作灭火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与甲组成元素相同。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甲,该化学方程式为
(3)D与乙组成元素相同。D在丙的帮助下分解生成乙,则丙的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