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张养浩传

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优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释】①平章:官职名。

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

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第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遇人有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B.

壁立 野有麦场

C.

人已去 真无马邪

D.

荐入御史台 当立者公子扶苏

(2)下列对文中画我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B.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C.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D.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焦遂听说张养浩“幼有行义”“读书不辍”,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

B.

对有盗窃前科的百姓和祸害乡民、暴虐残忍的土匪,张养浩宽严有别。

C.

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轻车简从去陕西任行台中丞。

D.

选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张养浩清廉爱民、嫉恶如仇的品质。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黄鹤楼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登:成了)
B.事列《神仙》之传(列:记载)
C.上倚河汉(河汉:特指黄河)
D.四闼霞敞(闼:门)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事列《神仙》之传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B.迹存《述异》之志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方为秋田之害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一句可有可无,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伛偻提携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无与为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之
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行者休于树
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 D.信义著于四海

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念/无与为乐者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庭下/如积水空明

翻译下面句子。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灌诣军门见()(2)命筑城泰州()(3)百姓赖()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2)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之()(2)在宋城上而待楚矣()(3)子墨子之守有余()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牒为械丛草为林 B.胡不乎死而后,不亦远乎
C.人有百手,手有百指杀臣 D.胡不我于王才美不外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阅读以上文段,说说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收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②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差(chài):通“瘥”,病愈②嗔恚(chēn huì):愤怒;恼怒。
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乃多收其(钱财) B.不治(给予)
C.使勿逐(亲属) D.吐黑血升(几)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 (2分)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