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四个规格相同的瓶子,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②取40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分为四组,每组10粒,分别放进四个瓶子中;
③用食醋和清水配制pH为4的模拟酸雨;
④把四组种子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具体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⑤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几天后,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  | 
   种子数量  | 
   操作方法  | 
   萌发的种子数  | 
  
A  | 
   10  | 
   定期喷洒适量清水  | 
   10  | 
  
B  | 
   10  | 
   定期喷洒适量模拟酸雨  | 
   3  | 
  
C  | 
   10  | 
   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 
   0  | 
  
D  | 
   10  | 
   加入过量清水并淹没种子  | 
   0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和C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______。
(2)D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
(3)该实验的每个装置中都放有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
(4)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应从图中选择_____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由该组对照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可以、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探究方案。请回答:
  (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的 、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__________。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甲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___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完整的大豆种子,并分别编号。将A烧杯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B烧杯中放人冰块,数天后观察。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
 (2)在6颗种子中,你认为____号种子能够萌发。如果该种子也没有萌发,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缺陷是______________。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2个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2个瓶中的燃烧情况。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是否一样?为什么?
为什么新疆吐鲁番的哈密瓜品质好,特别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