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一问题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高铁走进拉萨,我国高铁实现对全国31省市全覆盖;2022年1月,高铁开进西昌,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动车走进藏区彝区,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更是带去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发展的无限机遇。

材料二:2021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此,浙江立足省情,制定规划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逐渐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大力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打造创业创新创造升级版;

实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计划,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实施“崇善行善、扶危济困”公益慈善先行计划,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兴办社会公益实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紧盯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统化建立先富带后富的帮促政策制度,集成建设省城帮促数字化系统,建设新型帮共体。

(1)结合材料一,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说明动车走进藏区彝区的重大意义。

(2)上述举措能在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逐渐实现。运用所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成都市在促进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举出你熟知的发展举措或经验,与大家分享。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整治市容扮靓星城】
【史上最严市容令】2014年3月5日,被坊间称为“史上最严市容令”的《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的通告》正式实施。此次整治主要针对乱扔垃圾(贴牛皮癣)、乱设摊点、店外经营、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占人行道违停、违规处置渣土、工地围挡不规范、私搭违章建筑、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及违规设置招牌、擅自占绿损绿等十类市容违法行为。这项“市容令”的颁布实施,被视为长沙今年初启动的“清洁城市”大行动的一部分。
长沙市颁布实施“史上最严市容令”有何意义?
(2)【治理脏乱不手软】为确保整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长沙市各区人民政府负责市容整治的具体实施,城管执法、公安、工商、住建、交通等部门采取联合执法行动,采取措施,全天候查处和打击各类市容违法行为。对于曾经常见的随地吐痰,吐槟榔渣,乱扔果皮、烟头、纸屑等破坏市容环境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格查处。每一个市民都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文明市民。
我们应如何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文明市民?
(3)【文明劝导在行动】“最严市容令”实施以来,长沙市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或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在南湖路上,裕南街道的500名志愿者带着1500份市容整治资料和有关媒体卫生门店三包的报道走进门店,亲手发放到店主手中,并告知店主要负责好自己门店前的卫生(见下图)。

结合材料,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写一份“告别陋习,做文明市民”的倡议书。

读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接电话者的做法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三点,6分)
(3)假若你的朋友也有这种倾向,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三点,6分)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电(记者阮煜琳王鲁平) 朱镕基总理在五日上午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目标何时能够实现?
(3)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哪一年的什么制度?
(4)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三方面,6分)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杨阳又是全校第一名,这已经是连续三次得到学校的奖励了,他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谈到:“其实跟同学交流也会帮助自己进步。”在全校第一名的光环中,杨阳却依然谦逊而淡然,他几次提到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同桌,他以684分取得了全省理科第三名,两人相差仅6分。”在他出现以后,我们两个可以说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也是互相促进的最佳搭档。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杨阳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3)竞争有道。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试举两例。

劳动光荣,探究实践。
为了出一期《劳动最光荣》的版报,学生小红搜集了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小红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新闻标题是:“资源浪费严重的小煤矿屡禁不止”、“城市巨大的建筑浪费已成不可承受之重”、“用药不规范造成严重药品浪费”、“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文具卡通化、玩具化、过度包装,浪费严重”……
材料二:我国自2000年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获此殊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国家重奖科技人才表明了什么?
(3)小红向同龄人呼吁要珍惜劳动成果。请你替小红说明呼吁的理由。
(4)请你帮助小红把下面板报的内容补充完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