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化思想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很高境界,在人类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材料一中的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列举三例代表作品。

材料三:文艺复兴思潮鼓励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涌现出一批具有探险精神的航海家,他们的活动促进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先后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各列举一例,3分)
⑵为了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其中哪一次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怎样的历史新纪元?
⑷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至今,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什么历史事件为端?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⑸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1)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2)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①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
②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3)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4)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美国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禁运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
材料二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两国总理……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部分年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美国对中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读下图及材料,结合建国以来农村政策变化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从九个方面对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通过改革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图一:
图二:
图三:
(2)材料二所反映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后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的航班MH37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事件发生后,中国迅速调动了多架飞机和多颗卫星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
(1)救援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工业制造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了什么举措,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此举措从多少年开始执行?实施得到了哪个国家的大力援助?
(2)此次中国搜救行动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那么,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多少年?其标志是什么?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以什么为中心?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突起的“异军”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3)两支“异军”一支是指外资企业。另一支“异军”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你知道这是指什么企业吗?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哪次会议成为改革开放的开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