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 ),其中 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和工业储能等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可迅速切换,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字母)。
| A. |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
| B. |
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 |
| C. |
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 D. |
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我区威宁盛产马铃薯,马铃薯有相当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糖类、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
(1)马铃薯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为人提供能量的是 .
(2)人体中缺少铁元素易导致 .
(3)胡萝卜素(化学式为C40H56)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铝元素属于 元素,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 .
(2)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对应的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F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B、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连接B 装置的应是 口(选填“a”或“b”).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
(2)D所属物质类别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赤铁矿孔雀石铝土矿
(主要成分Fe2O3)〔主要成分Cu2(OH)2CO3〕(主要成分Al2O3)
(2)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固体中一定有Fe、Ag,可能有 Cu、Zn |
| B.固体中一定有Fe、Zn,可能有 Cu、Ag |
| C.滤液中一定含Fe2+、Zn2+,不含Cu2+、Ag+ |
| 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 |
(3)某次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①操作1的名称是 ;固体A的成分为 .
②若要检验向固体C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③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蒸发得到固体硫酸锌的质量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