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 (三者均为氧化物、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农业上可用E、F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组成元素与B完全相同的另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如果“C→B”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武为 ,其中C物质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
(4)为鉴定F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F溶液
蓝色沉淀
沉淀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上述蓝色沉淀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固体碘升华使之体积变大是因为_________。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在水中的杂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2013年3月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请列举一条生活中节水的做法:___________。
请按照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氖原子____________,(2)2个钙离子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在装置B中放入高锰酸钾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学小明指出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是因为小华忘记了在试管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___ 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图Ⅰ、Ⅱ所示装置,用橡皮管将(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装满。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