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乙】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①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②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戟将斫③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杀关龙逄⑤,纣⑥杀比干⑦;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⑨矣。
(节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颜烛趋:春秋时齐国人。
②傥:倘若、或者。
③斫(zhuó):砍。
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传是个暴君。
⑤关龙逄(páng):夏桀之臣,因谏止夏桀通夜狂饮而被杀。
⑥纣: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相传是个暴君。
⑦比干:商代贵族,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⑧叁:这里指排在第三位。
⑨内:同“纳”,接纳。不内,意思是不让他回国。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__
以头抢地尔 抢:___________
景公说 说:___________
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谋:__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3)【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情节。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
【甲】 |
秦王假仁假义,无理指责安陵君。 |
唐雎从容应对,断然反驳。 |
秦王以“ A______”恐吓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 |
秦王道歉 |
【乙】 |
齐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准劝其回国,否则“ B_____” |
颜烛趋进谏,点明危害。 |
景公发怒,并且“ C_____”,但颜烛趋大义凛然,继续劝谏景公。 |
景公归国 |
(4)【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颜烛趋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两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赵普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①发: ②为________________③明日:.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2分)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2分)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解释划线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 、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一)阅读选文,完成9~14题。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期(2)去
(3)委 (4)顾.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2分)
.“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有原文回答)?
.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2分)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于 令 仪 诲 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 长厚:为人忠厚。④ 忤:触犯。 ⑤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如其欲与之()(2)既去()
(3)盗大恐()(4)夜负十千以归().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一)阅读《陈涉世家》相关语段,回答9—13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陈胜佐之()忿恚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尉果笞广()复立楚国之社稷()
比至陈()将军身被坚执锐().翻译句子。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用用原文回答。
在语段中找出能充分证明起义军策略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极为正确的两句
①
②。.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