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圆梦”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
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加入食醋涩味减轻,他联想到碱性物质通常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
【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
【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 , (写化学方程式)。
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
无明显现象 |
滤液中不含 |
|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
|
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
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
【反思总结】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 。
【任务三】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
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
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项目拓展】
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这一工艺改进的原因是 。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
(1)请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B.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利用该组合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
、
、
、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
一定不是.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
是氯化钡溶液.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
.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观察到
中产生气泡,
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写出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
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
气体呢?于是她如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
;②
;③
.小刚认为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
|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答出一点即可).
在中学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某探究小组想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无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Ⅰ,对
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探究
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
与盐酸发生反应,结果甲同学没有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原因是,如果要想证明盐酸与
发生反应,则实验应改为现象.
Ⅱ,对
与
溶液反应的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 ① |
![]() |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
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② |
![]() |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
反应. |
|
| ③ |
![]() 洗气瓶中的溶液均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
,
均无明显变化 |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
反应. 中盛放的溶液是. |
【反思交流】
(1)实验①由于甲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看到了现象,证明
可以与
溶液反应.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
确实可以与
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2)请判断③中
(填">"、"<"或"="),理由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以下是中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图1)
(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将所选装置接口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为.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
a,用
制氧气应选用作为发生装置(填装置序号).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b.如用
溶液制氧气,除
溶液外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填名称).如图2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种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块状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后,产生的气体将液面压回,使固体和液体分开,反应停止.用
溶液制氧气时,(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此装置.
c.实验室还用
来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
与
的混合物ag加热一段时间,得到bg固体,将得到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又得到cg固体,则
分解率为.(用含a,b.c的式子表示)(提示:
的分解率是指已分解
质量与原加入
质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