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小明和同学们到灵石红崖大峡谷旅游。导游介绍说,峡谷泉水富含矿物质,密度比普通水大很多。小明装回一瓶泉水,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实验,测量泉水的密度并与普通水进行比较。
(1)把天平放到_____,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
②将适量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 ;
③将烧杯中的泉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
④泉水的密度表达式 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你认为这样测出的泉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泉水和普通水,分别测出它们的_____,这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某同学为了测出木块 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 ,应使木块 沿水平桌面做 直线运动。
(2)请你画出(1)中木块 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这种运动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 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
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倒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1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1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图象,预测小宇步行 的路程为 。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
时间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
温度 |
80 |
72 |
64 |
59 |
55 |
51 |
47 |
46 |
45 |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选择图2中 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 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 、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②将圆柱体 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③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由 (选填" "或" " ,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小阳为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及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放置在 端。(选填"左"或"右"
|
|
2.5 |
1.3 |
|
|
0.28 |
0.20 |
|
|
0.7 |
|
|
发光情况 |
明亮 |
暗 |
(2)小阳的实验记录如上表所示,则小灯泡两端电压 时的电功率 。
(3)由上表的实验记录你还能得到的结论: 。(写出一条即可)
(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 。(写出一个即可)

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
③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
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 、 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 ;则食用油的体积 ,食用油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