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小敏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 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次数 |
1 |
2 |
3 |
4 |
质量m/kg |
0. 1 |
0.2 |
0.3 |
0.4 |
重力G/N |
l |
|
3 |
4 |
(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为了研究吸管中空气的发声原理,先将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去两角,再将这端放入口中,吹出声音如图(a)所示,用剪刀将吸管的另一端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b)所示,再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c)所示。
①观察图(a)、(b)或(c)可初步得出;
②观察比较图( a)、(b)和(c)可初步得出。
(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s。
(2)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甲)和水(乙)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测得硬币的直径D=cm。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⑵实验时,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电阻大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有“10W 2A”和“20W 1A”两种供你选择,应该选择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⑶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 W .
⑷有些同学提出,利用上面的实验器材,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因素“实验中:
实验次数 |
电流/A |
通电时间/s |
电阻/Ω |
温度升高量/℃ |
1 |
0.3 |
30 |
10 |
1.5 |
2 |
0.6 |
30 |
10 |
6.0 |
①.为了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温度计,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_______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想让烧瓶内的液体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更明显,应选用_______(选填“煤油”或“水”).
②.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_____.
③.若要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同时选择乙图中____选填“A”或“B”)烧瓶内的电阻与甲图中烧瓶的电阻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
(2)如图乙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
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 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 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
D.蜡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