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
A. |
1841﹣1868年 |
B. |
1868﹣1895年 |
C. |
1895﹣1922年 |
D. |
1922﹣1949年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 )
A.御使大夫、刺史 | B.丞相、参知政事 |
C.郡县、行省 | D.太尉、军机处 |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作战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除了以上的制约,他还受到谁的制约 ( )
A.丞相 | B.知州 | C.枢密使 | D.通判 |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已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 )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 |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
A.宰相有职无权 | B.皇权至高无上 |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 D.尚书省地位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