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 1km2 )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 20m×20m )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如下表为 3 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样方编号

马尾松(株)

麻栎(株)

枫香(株)

幼年

成年

老年

幼年

成年

老年

幼年

成年

老年

1

0

1

9

14

2

0

7

1

0

2

0

0

6

20

4

0

11

2

1

3

0

2

6

16

2

2

10

0

0

4

0

0

7

18

2

2

9

1

2

5

0

0

9

15

3

0

6

0

0

A.

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 50000

B.

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

C.

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

D.

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动物卵细胞一般比较大,有利于储存营养供胚胎发育
B.精子细胞的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C.人的红细胞呈圆饼状,有利于红细胞与血浆间进行气体交换
D.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控制合成蛋白质的遗传物质进出

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组利用一对野生型果蝇进行多次杂交实验,F1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值总是接近3:1。现用F1中的一对突变型果蝇杂交,F2中出现了一只野生型雄果蝇。研究发现,该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某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了抑制基因,使突变型性状恢复为野生型性状,这种突变称为假回复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学研究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
(2)F1中突变型个体的出现不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理由是
(3)在发生假回复突变前,果蝇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4)要判断抑制基因的显隐性,可用该雄果蝇与多只 雌果蝇杂交,若子代 ,则抑制基因是显性基因:若子代 ,则抑制基因是隐性基因。
(5)若在假回复突变个体中仍能检测到突变型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则抑制基因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的过程来使突变型恢复为野生型的。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
(2)假设II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由图可知乙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III2的基因型为______。
(3)假设III1与III4结婚生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 ,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下表是4种遗传病非近亲结婚配子代发病率和表兄妹婚配子代发病率的比较,四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

胰岛素是具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A链21个,B链30个。其加工成熟过程如下图所示。

(1)位于A链氨基端的甘氨酸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氨基酸,其结构式是_______;图中的-SH包含于氨基酸的_______中。
(2)胰岛素的合成起始于_______上,然后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_______为上述过程提供大量能量。(以上填写细胞器名称)
(3)若参与形成胰岛素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31,则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