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 和 控制),下表是豌豆子叶颜色的四个组合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组合 |
亲代的性状 |
子代的性状及数量(粒) |
|
|
黄色 |
绿色 |
||
|
一 |
黄色×黄色 |
152 |
50 |
|
二 |
黄色×黄色 |
209 |
0 |
|
三 |
黄色×绿色 |
107 |
72 |
|
四 |
黄色×绿色 |
212 |
0 |
(1)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判断,豌豆子叶中,黄色为_____性状。
(2)组合一杂交获得的子代中, 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组合四的亲代中,将纯种黄色豌豆植株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绿色豌豆植株的柱头上,则绿色豌豆植株上所结的豌豆,其豆荚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子叶的颜色是_____。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四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 空气 |
充足 |
无 |
充足 |
|
| 水分 |
适宜 |
无 |
适宜 |
|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1号和2号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2)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3号培养皿与号培养皿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3)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原因是。
(4)小麦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
(5)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下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施方案]
| 甲组 |
乙组 |
|
| 环境条件 |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
| 实验材料 |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
|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
(1)请你在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中乙组的环境条件和实验材料。(2)归纳结论:
实验题(8分)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回答:
(1)现象记录与分析:
| 叶的部位 |
现象 |
原因分析 |
| 白边(甲) |
不变蓝 |
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
| 遮光部分(乙) |
不变蓝 |
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
| 未遮光部分(丙) |
变蓝 |
有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
(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
(3)实验中,处和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少的条件。
(4)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