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规划了生物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讨论认为南充是中国绸都,可以在基地进行栽桑养蚕实践。由于同学们没有种植和养殖经验,于是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南充某桑蚕种养科研所研学。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abc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作答:

1)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提供,进行b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__时。

3)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___________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光学显微镜是我们常用的仪器,下图是一部光学显微镜。在[ ]内填数字序号,在____上填结构名称。

(1)填写图中下列各序号所代表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玻片标本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当用手推动临时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在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上;若此时转动物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上。
(3)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一手托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资料分析:
资料1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1970年8亿,2000年就超过13亿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增长速度的加快,就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这也是我国境内水土流失面积加快与沙漠化不断扩大的一个原因。
资料2 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了家园。1995年时,有人曾经对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人类活动进行了排序:过度开发占35%,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6%,生物工业占1%。其中前三项人类活动占93%,而这些破坏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了物种生境的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
资料3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在加剧。仅以安徽省为例,1992年安徽省废水排放总量13.099 3亿吨,2002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4.28亿吨,相比增加有1.180 7亿吨;1992年,安徽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 523万吨,而2002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 414.69万吨,相比增加891.69万吨。由于排污量的不断上升,近年来污染事故发生率也在上升,仅用2001年与2002年相比,2001年安徽省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53起,其中水污染事故40起,大气污染事故11起。而2002年,安徽省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58起,比上年增加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9万元,农作物受害面积184.6公顷,污染鱼塘面积31.6公顷。
根据资料,请你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在哪几方面?

下图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的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每空2分,共14分)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原始大气中的各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生成物质的;
(5)该实验初步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步;

在一片草原上,当风调雨顺时,草木生长得十分茂盛,由于有了足够的食物,野兔的数量会急剧上升。
1、兔的数量会无限地增加吗?为什么?
2、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
3、同样的一片草原,如果人们过度放牧,草原会怎么样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下图为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每空1分)

(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分别是生产者、
(2)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一般是从开始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