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2)“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1分分)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4)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什么?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请你说出他上台后的对内对外措施。
(5)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相继出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上)
材料三六个重要国家生产增长指数表(注:表格里的数字以1938年为基数)

材料四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取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1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及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2分)
(3)材料三中,20世纪50年代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国家?(1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1分)
(4)请举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四所表达的观点。(2分)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当时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看了材料二中关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你有何感受?
(3)材料二只是反映隋朝能够开凿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隋朝能够开凿大运河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说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5)大运河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产生了什么影响?*科*网Z*X*X*K]
(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东到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打败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据上图回答问题:
a.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起点在
c .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① 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 欧洲④ 西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会土(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出秦汉和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状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